

支架术后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及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都有可能重回正常生活。但由于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心脏恢复情况各异,不同患者能否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综合考量患者的既往史、发病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常规检查结果,并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或运动负荷试验等手段评估患者的最大运动能力(METmax),评估患者进行某项活动的安全性。
当然,也有一些简单的办法有助于患者评估自己的行为能力。比如,若患者能够在10-15秒钟内爬完20步楼梯未感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每分钟心跳与安静时相比增加不超过 20-30次/分,可开始恢复性生活。另外,如果患者能进行某项活动,一般也能进行同样能量消耗的同类活动(参照附录2:各种活动的能量消耗水平),但要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竞技性运动等医生明确禁止的活动。

术后一周内,如患者感觉良好,可做一些简单家务,如洗碗、扫地。
术后几周,如感觉恢复得不错,可做一些稍重的家务,如拖地;也可修剪花草,但要避免挖掘或搬运重物。
小知识:1MET=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气。即安静坐位时的活动量。

术后 4-6周,多数人都能重返工作岗位。不过,这也取决于患者的心脏恢复情况及工作类型。有些人可能不到4周,可重回工作岗位;而那些重体力劳动者,至少要3个月后才能重新工作,或者换份工作,抑或提前退休。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运动负荷试验结果,指导患者回归工作。
在美国,心肌梗死后患者回归工作的可能性约63%-94%。在我国,很多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虽恢复,但却未回归工作岗位。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影响生活质量。

开车所需能量消耗水平较低(<3METs)。一般而言,病情稳定1周后可开始尝试驾驶活动,但患者应避免在承受压力或精神紧张情况下开车,如时间紧迫、天气恶劣、夜间驾驶、严重交通堵塞或超速驾驶等。病情虽已稳定,但患者如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即心肺复苏、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力衰竭,应延缓至病情稳定后。

因受高空气压影响,乘坐飞机时,可能会有轻度缺氧。心脏事件后 2 周内乘坐飞机的患者应具备:静息状态下无心绞痛发作、无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并且对乘坐飞机无恐惧心理。同时可有伴同行,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一般情况下,支架术后患者出院2-4周后就可重新开始性生活。支架术后身体活动评估通常性生活可使心率加快到 130次/分,随之血压也会有所升高。如果患者能够在 10-15秒钟内爬完20步楼梯未感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每分钟心跳与安静时相比增加不超过 20-30次/分或进行心脏负荷试验,最大心脏负荷大于 5个MET,则进行性生活是安全的。
如患者在性生活时出现心绞痛或其他相关不适,应及时停止并就医。同时,需随时备用硝酸甘油。此外,某些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药物可能会对患者性功能有影响。如发生,及时咨询医生。
特别提醒
西地那非类药物与硝酸甘油严禁同时使用,以避免严重低血压,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西地那非类药物与硝酸甘油严禁同时使用,以避免严重低血压,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一般来说,心绞痛停止发作3个月以上或心肌梗死病情已稳定半年的冠心病患者可外出旅游。但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