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丞相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据《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十一次北伐,进攻曹魏。
240年姜维出兵陇西,魏军郭淮迎击,追姜维至强中,讨羌迷当等,并把这些部族迁徙到关中地区,最后安置在汉中。 [1]
247年姜维再度出陇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与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郭淮认为姜维必定攻击夏侯霸,遂入沨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郭淮进讨羌人,斩饿何、烧戈,降服者万余落,姜维无奈退兵回汉中。 [2]
248年姜维出兵石营,从强川,乃西迎(凉州名胡)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淮欲分兵取之。诸将以维众西接强胡,化以据险,分军两持,兵势转弱,进不制维,退不拔化,非计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绝其内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于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 [3]
249年一月,魏国发生内部斗争,大将军曹爽一族被诛杀,魏国右将军夏侯霸投降蜀汉。秋,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初,姜维率众依麹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等寇偪诸郡。征西将军郭淮与陈泰谋所以御之,泰曰:「麹城虽固,去蜀险远,当须运粮。羌夷患维劳役,必未肯附。今围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虽其有救,山道阻险,非行兵之地也。」淮从泰计,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战,不许,将士困窘,分粮聚雪以稽日月。维果来救,出自牛头山,与泰相对。泰曰:「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今绝牛头,维无反道,则我之禽也。」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遣使白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东,使淮趣牛头,截其还路,可并取维,不惟安等而已。淮善其策,进率诸军军洮水。维惧,遁走,安等孤县,遂皆降。 [4]
250年姜维复出西平,由于粮草不继,不克而还。 [5]
253年姜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蜀军粮草用尽,姜维无奈退兵回汉中。[6]
254年姜维出陇西狄道,狄道守将李简举城降蜀。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将河关、狄道、临洮三个县的居民迁往蜀地居住,姜维暂且退兵。 [7]
255年姜维出兵奇袭狄道,于洮西大破王经,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蜀军粮草用尽,姜维在锺题止步,暂且退兵回汉中。 [8]
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没有准时会合,被魏将邓艾在段谷击败,蜀军军队死伤惨重,将士士兵多对姜维有所怨恨,姜维赶紧退兵回汉中。姜维上表自贬为后将军,一样行使大将军权力。 [9]
257年魏国诸葛诞叛乱,姜维趁机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隔年(258年)诸葛诞兵败被杀,姜维退兵汉中,重新升官为大将军。 [10]
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魏将邓艾战于侯和,被邓艾所击败,然后还住沓中屯军,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宦官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多次向后主刘禅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刘禅没有接受也不理会,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黄皓也曾诬陷姜维要取代后主刘禅。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军,以防守边关为由,在沓中屯田避祸。 [11]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最后一次北伐进行时,廖化曾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
据《资治通鉴》记载,一次北伐会议进行时,蜀国征西大将军张翼曾说:「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南朝宋/东晋史学家裴松之:「蒋、费为相,克遵画一,未尝徇功妄动,有所亏丧,外却骆谷之师,内保宁缉之实,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何以过于此哉!今讥其未尽而不着其事,故使览者不知所谓也。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分析:「……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二十九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袆;后十年是姜维。蒋琬、费袆手里,都不甚出兵伐魏。姜维屡次想大举,费袆总裁制他,不肯多给他兵马。费袆死后,姜维做事才得放手些,然而亦无大功,而自己国里,反因此而有些疲弊。当时很有反对他的人。后来读史的人,亦有以蜀之亡归咎于姜维的用兵的,其实亦不尽然。」又云:「从魏齐王芳之立,至高贵乡公的被弒,其间计二十一年,即系入三国后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国多事之秋,蜀汉若要北伐,其机会断在此间,而其机会又是愈早愈妙,因为愈早则魏国的政局愈不安定。然此中强半的时间,都在蒋琬、费袆秉政之日,到姜维掌握兵权,已经失之太晚了。所以把蜀国的灭亡,归咎到姜维,实在是冤枉的。倒是蒋琬、费袆,应当负较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