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之战宋太宗与辽景宗979年的一场争夺燕州战役,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这也是北宋与辽国以后近30年征战,第一场重大战役起算。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五月,宋太宗挟灭北汉之威,还师至镇州即转兵北上,欲以新胜之师收复幽蓟。但诸将多不愿行,却不便多言。殿前都虞侯崔翰赞成乘胜北征,「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宋太宗遂下令枢密使曹彬调发各地屯兵。六月二十三日宋屯兵幽州城南。辽南京留守韩德让率兵固守燕州;为分宋军攻势,辽大王耶律斜轸命耶律奚底佯作溃军北撤,示弱诱伏。宋军贸然进击,被小挫败于德胜口。
太宗乃分兵一部牵制耶律斜轸部于清沙河(今北京清河镇北),自率主力四面围攻幽州城。
二十五日,命节度使宋渥、崔彦进、刘遇、孟玄喆分率所部从四面猛攻幽州。 辽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率兵从山后驰至幽州,掘地道潜入,与城内守军共同拒守,致使宋军攻城未克。
三十日,太宗再次集兵攻城,因将士倦怠厌战,故屡攻不克。辽景宗耶律贤乘机派南府宰相耶律沙、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各率所部骑兵救援。
七月初六,耶律沙部与宋军战于高梁河畔,败退,宋军乘胜追击。 时至黄昏,耶律休哥率大军驰至,宋军无备,停止追击,速于高梁河畔防守列阵。 不久辽兵夜战,耶律休哥部在耶律斜轸部配合下,左右夹攻,耶律学古部亦出城作战,使宋军三面被围,全线溃败,死者万余人。宋太宗乘驴车并负箭伤南逃,辽军追至涿州而止,缴获战利不可胜计。
高梁河之战结束后,宋军的势气急转直下。宋朝禁军在后周世宗及宋太祖时,千锤百炼,无疑是强劲如虎的精锐部队,往往战无不胜。在攻灭北汉之余,宋军未经修整,主力即自太原出发,几日之内连克易、涿、顺等州,势如破竹,二十三日已兵临幽州城下。但这时宋军已是疲惫不堪,无力再战,最后以惨败收场。
高梁河之战是宋军第一次在建国战争中承受大败,从此以后不再具备绝对优势。在灭掉北汉时,没有给军士应得的赏赐,军士们心中也有怨言。因此赵匡义逃走后,军中有人议立赵匡胤之子赵德芳为主。高梁河之战结束后,武功郡王赵德昭上谏道:「当先行太原之赏,再行幽州失律之罚。」宋太宗大怒,说:「待汝自为天子,赏未晚也!」德昭竟拔剑自刎死。自此宋太宗不再相信禁军,使得禁军地位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