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878年),濮州(今河南范县)人,唐末民变领袖。
王仙芝早年以贩私盐为业,唐僖宗干符二年(875年),因连年饥旱,仙芝与尚君长、柴存、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等三千余饥民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兵,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五月,连克曹州、濮州(今河南濮阳),后与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的黄巢会合,北逼沂州(今山东临沂市)。干符三年(876年)七月,天平节度使宋威在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城下大破王仙芝军,王仙芝率残部逃走。宋威遂向朝廷报告,称王仙芝已死[1]。九月,王仙芝部克汝州(今河南汝州),杀唐官兵董汉勋、刑部侍郎刘承雍,俘刺史王镣,直指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官民纷携家出逃[2]。干符三年(876年)十月联军南走唐(今河南沁阳)、邓(治今河南邓州)等州。十一月,攻占郢州(今湖北京山),复州(今湖北仙桃)[3]。
王仙芝对王镣十分优待,王镣力劝仙芝归顺,该年年底蕲州(今湖北蕲春)刺史裴偓诱降仙芝,宰相王铎(王镣堂兄弟)又说服唐僖宗授王仙芝左神策军押牙之职,仙芝心态一度动摇[4]。但此举遭到黄巢坚决反对,黄巢大骂仙芝「始吾与汝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汝独取官而去,使此五千余众何所归乎?」[5]又击伤仙芝的头部,此事遂未果。后黄巢北去,仙芝仍转战南方[6]。
干符四年二月,仙芝一度攻破鄂州(今湖北武昌),王、黄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方),不久又分兵,仙芝转攻郢州[7]。唐朝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再次诱降,仙芝遣尚君长、楚彦威等人洽降,中途为唐招讨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贪功,妄报战胜,尚君长等人移送长安被杀,仙芝大怒,降敌之事再次未遂。干符五年初,起义军攻破荆南(今湖北江陵)罗城,由于沙陀兵援军到达[8],焚掠江陵而去,屠杀了江陵城的近十万户平民[9],后转至申州。干符五年(878年)二月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为招讨史曾元裕所破,仙芝被斩首。余部由尚让率领北上,与黄巢会师于亳州(治今安徽亳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