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之战

鞌之战又名鞍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于前589年六月十七的一场战斗。作战的地点是鞌。

前589年,齐顷公率齐军讨伐鲁国及卫国,鲁国及卫国派使者至晋国求援。郄克随即率晋军车八百乘,讨伐齐国以救鲁、卫[1][2]。韩厥在出战前的那天梦见自己的父亲子舆警告他不要站在战车的两侧,以防被射杀。他因此战在车的正中。他在追赶齐顷公的时候为齐侯驾车的邴夏认出他是个君子,要让人射杀他。齐顷公认为认出他的君子还射杀他不礼。因此射杀了韩厥的左右[3]。齐顷公出战时轻敌,马不被甲,人不早餐,就上阵出击,结果被晋军大败。齐顷公在逃跑时下属逢丑父替换衣服。他们被晋军中军司马韩厥追上,逢丑父假装命令伪装的齐顷公去打水,齐顷公因此才逃脱了被俘虏的命运[4]

参考资料

  1. ^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十年春,齐伐鲁、卫。鲁、卫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郄克。晋使郄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陈于鞍。
  2. ^ 《[左传·成公二年》: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郄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郄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郄克将中军,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会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郄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郄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师从齐师于莘,
  3. ^ 《春秋左氏传 成公二年》:韩厥梦子舆谓己曰,且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4. ^ 《春秋左氏传 成公二年》: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