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折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迭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明代自洪武年间即设置密疏制度,其使用贯穿整个明代,这也就是明代天子能够不早朝,而能知天下事并治理天下的主要原因。清代的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官员掌有特别的权力,让官员互相监察,制衡这种权力,不该以告密形容之;而厂卫大多数时间,仅是科道及密梳的动作及执行单位,当然也拥有君权时代与所有官员相同的的特权,故不以特务看待。

唐代武则天时已有告密制度,明朝有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政治。康熙帝曾言:「令人密奏并非易事。偶有忽略,即为所欺。」雍正帝允许的官员如岳锺琪才能上奏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听闻皆可上报。写毕将奏文写在折迭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皮匣的钥匙备有两份,一份交给奏折官员,一把由皇帝保管,任何人都无法开启。官员自派亲信家人送抵京城,不可扰累驿站,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建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军机处负责密折,皇帝特许的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密折奏事使政令完全体现了皇帝的意志,使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极限。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