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前2世纪?-前88年),中国汉朝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兄弟。
汉武帝闻西域大宛产良马,名为汗血马,遗使前往购买,使者被杀,钱物被抢。因李夫人的关系,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兵数万攻贰师城取汗血马。但路途遥远,又多高山大漠,所过诸城皆闭不给食,攻之不下。士卒逃、死者十之六七。广利被迫撤兵,回到敦煌,途中来去2年。武帝闻之震怒,下令退入玉门关者立斩。李广利无法,只得率军退回敦煌塞。太初三年,武帝命复攻大宛,派精兵6万,牛10万头,马3万匹,驴、骆驼万余运粮草军资,又增调甲卒18万以为后援,始得攻入大宛外城。李广利大军,围攻大宛城四十余日,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大宛贵族们害怕了,以汉退兵为条件,斩了国王的头投降,献出3000余匹宝马。汉军返至玉门关人仅万余,马剩千匹。李广利凯旋归国,封海西侯,军官各有封赏。
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史载:「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尚(长)何忧乎?』」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但之后兵败,李广利只得投降匈奴。开始单于将女儿嫁给他,地位在卫律之上。消息传到汉廷,武帝诛灭广利全族。后李广利被匈奴所轻蔑,不久就被卫律、阏氏找理由杀死。
敦煌沙州附近有贰师泉,又名悬泉,泉水从石头中间涌出,出水量可以随着饮水人的多少而变化。传说这个泉是当年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讨伐大宛的时候路过此山,人困马乏又没有水喝。贰师将军以手拍石,对天盟誓,又拔出佩剑刺向山体,山时间立即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解救了三军的干渴。为纪念这件事,当地人将这个泉水命名为贰师泉。在20世纪初发现的敦煌遗书中,有《贰师泉赋》与《贰师泉咏》两篇文学作品赞颂李广利开山引泉的事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