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废帝海陵庶人即完颜亮、本名迪古乃(天辅六年正月十六丙子日[1],儒略历1122年2月24日—正隆六年十一月二十七乙未日,儒略历1161年12月15日),金朝第四代皇帝(皇统九年十二月初九丁巳日 儒略历1150年1月9日—正隆六年十一月二十七乙未日,儒略历1161年12月15日),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母大氏。在位12年,终年40岁。
天眷三年(1140年)十八岁时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兀朮)幕府任使,管理万人,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1144年),加龙虎卫上将军,为金国中京(位于今北京市一带)留守,迁光禄大夫。
皇统七年(1147年)五月,召入当时的金国首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内)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进。十一月,拜尚书省左丞,把持了权柄,安插自己的心腹担任要职,其中萧裕[2] 成为兵部侍郎。十一月某日和熙宗谈话时,谈到金太祖创业艰难,完颜亮痛哭流涕,熙宗认为他很忠心。后来升职加快。第二年(1148年)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1149年正月,兼都元帅。三月,拜太保、领三省事,更加八面玲珑,和有权势家族来往密切,结其欢心。
1149年熙宗对完颜亮突然膨胀的势力不满。正月,熙宗派寝殿小底[3]大兴国以宋名臣司马光画像及其它珍玩赐完颜亮生日礼物,悼平皇后裴满氏也附赐礼物,结果引起熙宗不悦,罚小底大兴国一百杖,追回其赐物,完颜亮知道后由此不安。四月,学士张钧起草诏书时擅自改动,被查出处死[4]。熙宗问是谁指使的,左丞相完颜宗贤回答说是太保完颜亮。熙宗不悦,遂贬完颜亮,降为到汴京(今河南开封)领行台尚书省事。完颜亮路过中京时,和那里的兵部侍郎萧裕密谋定约而去。走到良乡,又被熙宗召还。完颜亮不知熙宗的意图,非常恐惧。回到上京,又恢复为平章政事。但完颜亮反意已决。
《金史》说完颜亮「为人僄急,多猜忌,残忍任数。」当熙宗以太祖的嫡孙身份嗣位时,完颜亮认为自己是太祖长子完颜宗干的儿子,也是太祖的孙子,所以对皇位「遂怀觊觎。」[2] 早在皇统七年(1147年),熙宗就开始胡乱发脾气杀人,比如赐宴时因为一些小事滥杀无辜[5],引起朝臣的不满。皇统八年(1148年)七月,以驸马尚书左丞唐括辩奉职不谨,杖之。皇统九年(1149年)八月,杖平章政事完颜秉德。[6]。对熙宗不满的人即有废立的想法,唐括辩、秉德先和大理卿乌带(完颜言)谋划废掉熙宗,而乌带就此引入完颜亮。完颜亮与唐括辩密谋废立,问到若废熙宗,可以立谁继位?唐括辩与秉德初意并不在完颜亮。唐括辩说胙王完颜常胜(完颜元)似乎可以。完颜亮再问其次是谁,唐括辩说邓王完颜奭之子完颜阿楞可以。完颜亮反驳说阿楞不行。唐括辩反问:「公岂有意邪?」完颜亮说:「果不得已,舍我其谁!」不久完颜亮和唐括辩等旦夕密谋,引起了护卫将军完颜特思的怀疑。特思告诉了悼平皇后裴满氏,因此熙宗得知。熙宗发怒召唐括辩并杖之。完颜亮因此非常忌讳完颜元、完颜阿楞,并且极其讨厌完颜特思。
正好当时河南有士兵孙进冒称皇弟按察大王,而熙宗之弟只有完颜元和完颜查剌。熙宗怀疑是完颜元,派完颜特思调查,却甚么也没有。完颜亮乘机诬陷,对熙宗说:「孙进反有端,不称他人,乃称皇弟大王。陛下弟止有常胜、查刺。特思鞫不以实,故出之矣。」熙宗以为然,派唐括辩、萧肄拷问完颜特思,完颜特思被逼招认,完颜元于是获罪。十月,杀完颜元,一并连完颜查刺、完颜特思、完颜阿楞以及阿楞弟完颜挞楞[7] 一起杀掉。这样一来,熙宗杀光了自己的亲兄弟,更加孤立。
到了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要废熙宗的人已经结党行事。从前因送礼一事被杖责一百的大兴国,因为和完颜亮的心腹尚书省令史李老僧是亲戚,于是和完颜亮结党,当时正在伺候熙宗在寝殿内的起居生活[3],总是有意无意地乘夜从主事者那里带皇宫钥匙回家,大家习以为常。护卫十人长仆散忽土要报答完颜亮之父完颜宗干的旧恩,徒单阿里出虎是完颜亮的姻亲。十二月初九丁巳日(儒略历1150年1月9日),此二人值班之夜,大兴国用皇宫钥匙打开所有宫门,和完颜亮、秉德、唐括辩、乌带、徒单贞、李老僧[8] 至寝殿。熙宗本来常置佩刀于床上,这天夜里大兴国先取之放到床下,等到事发,熙宗求佩刀不得,遂遇弒。众人拜完颜亮为皇帝。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并假称熙宗想要商议立皇后事宜[9],召众大臣入宫,杀曹国王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
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完颜亮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使金朝逐步汉化。
海陵王在位期间不但扩大皇帝权威,甚至于滥用权力,诛杀大臣;而且海陵王的宫廷生活相当荒淫,史载「营南京(燕京)宫殿,运一木之费至二千万,率一车之力至五百人。宫殿之饰,遍傅黄金而后间以五彩,金屑飞空如落雪。一殿之费以亿万计,成而复毁,务极华丽。」(《金史》)。据说他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即兴题诗称:「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鹤林玉露》卷一)
绍兴三十一年(正隆六年,1161年)出兵伐宋,采石大战失败,为将完颜元宜所弒,享年40。死后被以庶人之礼安葬。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降封为海陵郡王,谥号为炀,所以又称海陵炀王,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的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由于为海陵王所弒的金熙宗于大定十九年供入太庙,又再被降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今北京市房山区有海陵王陵。
其中「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一句,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商纣王的评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