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后周之间的一场战役,此役后周大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后不久,北汉刘崇联合辽国乘机南下,打算乘后周内部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击后周的力量。二月,契丹派杨衮率骑兵万余及步兵五万余人,到达晋阳(今太原),两军会师晋阳,一路攻上潞州(今长治)。北汉主刘旻亲领中军,张元徽领左军,杨衮为右军,阵容严整。
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穆令均中伏被杀,损失千余人。李筠退回潞州。柴荣决定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杨衮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认为后周军强,不可贸然进攻。刘崇却不以为然,命张元徽率领东军先进攻。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怯敌,一战即溃,有上千步兵投降。[1]在高平之战中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一开始战事不利,后周军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溃了北汉军队。张元徽的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战后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三月二十三日,周世宗率军暂屯潞州(今山西长治)。
战后,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正军法。此役赵匡胤表现出色,升殿前都虞侯,得以迅速崛起,成为柴荣日后倚重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