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出幸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唐昭宗皇帝因战乱六次出逃京师长安的避难事件。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至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的149年内,有6.7%或长达10年的时间内皇帝不在京师外逃避难(相当于靖康之变至端平入洛之时金朝占据汴京时间总合的9.1%),其中以唐僖宗出行时间最长。六次出幸事件离安史、黄巢之乱爆发时间不远。784年至黄巢之乱的96年(占唐朝总寿命的33%)内京师则相对稳定,无皇帝出逃躲避战乱。
战乱 | 占京者 | 皇帝 | 所至 | 阴历 | 共计时间 | 描述 |
---|---|---|---|---|---|---|
安史之乱 | 范阳、卢龙、河东节度使安禄山 | 唐玄宗、唐肃宗 | 川蜀(今四川)、灵州(今宁夏) | 756年6月13日至757年10月23日[1] | 1年4个月 | 755年安禄山起兵,唐玄宗、和后来的肃宗分别出幸川蜀和灵州。次年9月28日京师克复,10月23日唐肃宗还京。 |
唐蕃战争 | 吐蕃 | 唐代宗 | 陕州(今陕西) | 763年10月7日至763年10月21日[2] | 15天 | 763年吐蕃入大震关,直取唐都长安,唐代宗出幸陕州,但不久很快便撤出长安。 |
泾原兵变 |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卢龙节度使朱泚 | 唐德宗 | 咸阳、奉天、梁州(均今陕西) | 783年10月3日至784年7月19日[3] | 9个月 | 783年10月3日泾原兵在长安叛变,唐德宗出长安,由咸阳到奉天,奉命入援的河中节度使李怀光也相继反叛。784年3月21日唐德宗自奉天奔往梁州,5月23日李晟克复长安,于7月19日迎唐德宗还京。 |
黄巢之乱 | 黄巢 | 唐僖宗 | 川蜀(今四川) | 880年12月5日至885年3月31日[4] | 4年5个月 | 880年黄巢逼近长安,宦官田令孜挟持唐僖宗入川蜀。883年4月8日李克用克复长安,由于长安宫室遭焚毁,一直到885年3月31日唐僖宗才还京。 |
朱玫之乱 | 邠州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 | 凤翔、宝鸡、兴元等(均今陕西) | 885年12月25日至888年2月21日[5] | 2年3个月 | 唐僖宗还京不久后,12月25日再次长时间离京,长安被朱玫和李昌符占据,后至宝鸡和兴元等地。886年朱玫被部将所杀,李昌符附唐,887年3月18日唐僖宗途径凤翔,李昌符再叛,8月1日奉命入援的武定节度使李茂贞斩杀李昌符,唐僖宗拜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888年2月21日还京。 | |
李茂贞之乱 | 宣武节度使朱温 | 唐昭宗 | 凤翔(今陕西) | 901年10月19日至903年1月27日[6] | 1年3个月 | 朱温占据长安,宦官韩全诲挟持唐昭宗投靠李茂贞,李茂贞和朱温混战,朱温获胜,903年1月27日迎唐昭宗还京。 |
朱温之乱 | 无 | 洛阳(今河南) | 904年1月26日至907年4月22日[7] | 3年2个月 | 904年1月26日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其后建立后梁,以洛阳为西京,开封为东京。 |